原汁原味“戚畢版” 經典越劇《血手印》在泰上演
7月18日晚,“梅花獎”得主李曉旭領銜南京市越劇團,登上“百梅爭艷”戲曲匯“梅花獎”精品劇目展演的舞臺,為泰州觀眾獻演越劇《血手印》。
越劇《血手印》是一部經典傳統劇目,又名《王千金祭夫》。1957年由合作越劇團改編演出。劇情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以林招得受冤事件為線索展開,深刻揭露封建吏治的黑暗,歌頌王千金的忠貞堅毅與包拯的清正廉明。該劇是越劇宗師戚雅仙演出場次最多、賣座記錄最高的代表性劇目,也是戚畢流派經典保留劇目之一,具有廣泛而深厚的群眾基礎。
越劇畢派創始人畢春芳先生關門弟子、“梅花獎”得主李曉旭扮相俊美飄逸,臺風穩健、表演瀟灑,嗓音寬亮、收放自如、富于變化,既繼承了畢派明朗豪放、流暢清曠的唱腔風格,又能將之運用于具體的角色塑造,以聲塑形、以情動人,形成了鮮明的藝術風格,傳承創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戲劇人物。當晚,李曉旭攜手戚派優秀青年演員王柯邊領銜主演,為大家送上一場原汁原味的經典戚畢流派合作演出。
“有了金有了銀”清新婉轉,“三杯酒”悲愴激昂,可謂是《血手印》里最為精彩的兩個唱段。“有了金有了銀”是王千金在花園私會林招得時所唱,通過贈金助其科舉。以“有了金,有了銀,你安心勤讀過光陰”開篇,勾勒出對未來的憧憬:功名成就后“扎彩花轎到門庭”,最終“不怕老父不答應”。王珂邊的表演天真爛漫,咬字清晰柔美,盡情展現劇中王千金對愛情的堅貞與智慧。李曉旭的表演靈動俏皮,展現了書生的質樸可愛,也體現了畢派“三輕”(輕喜劇、輕快唱腔、輕松表演)特色。
“三杯酒”是法場祭夫的高潮,亦是全劇的高潮。王千金以三杯酒為象征,完成“托三樁”(托付母親、冤情昭雪、身后事)的悲壯控訴。王柯邊的表演從哀泣到憤慨,層層遞進聲情并茂,凸顯角色崩潰邊緣的掙扎,引得觀眾隨之落淚。李曉旭在飾演林招得蒙冤時的激越音色,則與獲贈金銀時的清亮音色形成鮮明對比,凸顯人物命運跌宕,亦展現傳統戲曲聲腔之精妙。
林招得受了冤屈,他所珍愛的王千金沒有拋棄他,而是一直陪伴他,直到包大人的出現將冤屈洗去,最終有情人終成眷屬,皆大歡喜。整場演出主題深刻,情節跌宕,人物鮮明,唱腔優美,表演真切動人,舞美、服裝、音樂、燈光等諸多設計,更增添了別樣的視覺沖擊,得到了觀眾的喜愛和好評。觀眾郭燕茹說:“越劇真的很美,演員也唱得好,真情感人,我被深深打動了,看得特別過癮。”
- 老區村 新實踐 | 微山湖畔一個紅色村莊的新崛起2025-07-30
- 江蘇鹽城:0.3毫米薄板背后的智能工廠密碼 - 鹽城新聞網2025-07-30
- “尋訪抗戰老兵:血染的記憶?‘90后’對話90后”丨萬洪廷:張集2025-07-30
- 泰州海陵:從閑置到“頂流”,點燃發展新動能2025-07-30
- 江蘇常州:產業向“新”凝聚“智造”動能,“實”事“惠”民點亮2025-07-30
- 江蘇無錫:創新供給撬動消費“新支點”,多元場景點燃經濟增長“2025-07-30
網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