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時論|“既有速度也有效益”來之不易
上半年我省經濟運行數據令人眼前一亮:GDP同比增長5.7%,比全國高出0.4個百分點。在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經濟形勢下,我省經濟不僅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發展效益也進一步鞏固提升,實現速度與效益的較好統一,這一成績的取得殊為不易。
處理好速度與效益的關系,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是高質量發展的必答題。看待經濟,不能唯速度論,但也不能不要速度。沒有合理的增長速度,效益和質量都無從談起。不管是扛起“經濟大省挑大梁”的責任,還是落實“四個著力點”的重大要求,都需要我省保持一定的發展增速。在外部環境急劇變化的情況下,全省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5.7%的增長來之不易,彰顯出江蘇經濟的韌性和活力。這份含金量高的發展成績單,為完成全年發展目標打下堅實基礎,也增強了決戰決勝“十四五”的信心與決心。
比速度更可貴的是效益。決定未來的是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質量和效益,體現為更加健康、更高質量、更可持續、人民群眾能夠得到更多實惠的增長。仔細分析我省上半年經濟運行數據,體現了速度與效益的辯證統一。具體而言,上半年我省繼續保持“三產協調”格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4%,在全省16個先進制造業集群中7個集群增加值實現兩位數增長,彰顯的是“成色足”;新興動能加快發展,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成為增長“火車頭”,體現的是“含新量高”;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5.2%,民生和基層“三保”等支出得到有力保障,映照的是“民生暖”……從中可見,我省經濟運行既有增長速度,也有創新濃度、民生溫度,正是速度和效益相統一的體現。
經濟實現速度與效益的較好統一,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政策的“精準滴灌”是前提。從穩增長、提質效,到惠民生、優服務,我省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為企業發展和居民增收創造了良好的環境。產業的“迭代升級”是支撐。傳統產業煥新,新質動能澎湃,先進制造業聚鏈成群,為經濟增長提供了強勁動力。創新的“硬核動能”是關鍵。不斷涌現的創新主體、持續加碼的研發投入、加速轉化的科技成果,正將創新紅利轉化為效益空間。實踐證明,只有不斷深化改革、強化創新驅動、優化結構調整、著力改善民生、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才能實現增速穩健、效益提升。
行至半山不停步,船到中流更奮楫。成績來之不易,不能有絲毫松勁懈怠。我們應清醒地認識到,當前外部環境依然復雜嚴峻,國際貿易摩擦頻發、市場有效需求不足等問題仍然存在。面對全年目標任務,我們要堅定信心、鼓足干勁,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在保持一定發展速度的基礎上,改革有力度,創新有濃度,民生有溫度,我省必將在速度與效益的良性互動中,推動高質量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效。
- 2025年“我愛祖國海疆”全國青少年航海模型教育競賽總決賽開幕2025-07-28
- 【“蘇超”里的江蘇制造】“蘇超”賽場三分之二草坪來自江蘇句容2025-07-28
- 【年中數字看江蘇】1366億元 !江蘇上半年能源領域投資保持全國2025-07-28
- 【挑大梁 勇爭先 ——2025 半年經濟觀察】重大項目“加速跑” 筑2025-07-28
- 歸來仍是少年|消炎藥人命關天!老軍醫一聲“不能忘”震撼人心2025-07-28
- 推動審批簡約高效 規范涉企行政處罰 江蘇多措并舉促進民營經濟綠2025-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