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常州:綠茵場上燃燒競技熱情,賽場之外更有夢想花開
7月20日晚上7:00,常州奧體中心迎來“蘇超”常州隊主場迎戰徐州隊的比賽。當賽場內的吶喊聲漸起,場外的贏球能量補給站、筆畫守護祝福角、制勝超燃集結社早已熱鬧起來。3個展臺的背后,是常州市殘聯以“搭建平臺、精準賦能、推動共融”為核心的持續深耕:從技能培訓到資源對接,從場地協調到渠道開拓,市殘聯一步步讓殘障群體借著“蘇超”的平臺,將“用雙手創造價值”的故事,寫進了常州的夏夜。
煙火氣里的“自強答卷”
“剛出爐的麻糕,嘗嘗!”馮金垚的聲音帶著些許靦腆,卻足夠清晰。這個孤獨癥青年正麻利地將麻糕裝進紙袋,遞到球迷手中。作為江蘇首位領取營業執照的孤獨癥創業者,他的麻糕攤從街頭小推車走進“蘇超”賽場,全程離不開市殘聯的“全鏈條扶持”:8年前他從光華學校畢業后,市殘聯主動對接街道申請合規攤位,建議他學太極、游泳、雙節棍等運動提升手眼腦協調性;為拓寬渠道,市殘聯指導他用抖音記錄制作麻糕的過程,對接養老院、學校開展分享活動,讓他的故事成為“殘疾不是‘不行’的理由”的生動注腳。
幾步外的鯨落無聲咖啡攤前,聽障人士湯曄正用手寫板和球迷交流。兩歲時因疾病失聰的他,能從上市企業員工轉型為咖啡店主,關鍵在于市殘聯的“階梯式賦能”:2022年協調三堡街市集攤位讓他試水創業;首店因客流量不足閉店后,市殘聯又和常州經開區、遙觀鎮殘聯一起為他落實場地,2024年9月在遙觀市民中心重開“鯨落無聲咖啡”;為幫他更好融入社會,市殘聯特意對接殘運會志愿服務資源,讓他在接送運動員、準備早餐的實踐中積累經驗。如今,他已能獨立運營店鋪,用行動證明“無聲世界也能發光”。
指尖上的“共融密碼”
“這個足球鑰匙扣真精致!”球迷們拿起“集美+美麗工坊”的絨線鑰匙扣細細摩挲。攤位后,周琴正帶著6位殘疾姐妹整理展品。這個藏在新橋街道“愛立方”殘疾人之家的工坊,是市殘聯“非遺+就業”計劃的典型成果:2023年市殘聯牽頭成立工坊,請來非遺傳承人駐點教學,指導她們將常州恐龍園等地域元素融入鉤針作品;為解決銷路難題,市殘聯協助注冊“集美+”品牌,對接電商平臺打通線上渠道,讓姐妹們的閑時縫補變成了穩定收入。
馨扶殘疾人之家的錫制品展位里,大齡智力、精神殘障人士正專注地制作含“蘇超”元素的徽章、冰箱貼、彩漆、常州地標模型。作為省級“美麗工坊”試點,這里的每一步發展都有市殘聯的精準支持:調研發現殘障群體“缺技能、沒門路”,便立即請來非遺傳承人傳授錫雕手藝;了解到賽事文創需求后,主動對接“蘇超”賽事方敲定專屬印記;設計了“漸進式技能培訓”,讓殘障群體最終都能獨立完成作品。
互動中的“力量傳遞”
“要把‘蘇超’主題的手扇!”“這書簽好漂亮”。是軍是市聾協主席,多年來,市殘聯推動“文化助殘”,持續為他提供書畫展參展機會,此次特意對接“蘇超”組委會設置展示區,讓他的作品從“個人創作”走向“賽場焦點”。
隔壁的書案前,下肢殘疾的常州市書法家協會會員王瑤正揮毫書寫“常贏”“進球”等祝福。受邀參與“蘇超”現場互動,是市殘聯“拓寬展示平臺”的一部分——市殘聯的幫扶不只是在技能就業,也注重殘障群體在文化領域的參與,通過書法、繪畫等形式,打破“殘疾=能力受限”的偏見,讓藝術成為連接殘健群體的橋梁。
常州市殘聯相關負責人表示:“‘蘇超’賽場外這些殘障人士的身影,是‘精準助殘、賦能共融’理念的縮影。我們始終相信,殘障群體缺的從來不是能力,而是機會和平臺。‘蘇超’的聚光燈會熄滅,但‘殘健同行’的腳步不會停。”
- 泰州:建成全省首個航運金融數智平臺 破解航運企業貸款難2025-07-25
- 【挑大梁 勇爭先——2025半年經濟觀察】以舊換新、蘇超出圈...內2025-07-25
- 地方立法這十年:護得住千年文脈,撐得起一方發展2025-07-25
- 江蘇鎮江:發展引擎全速轉 項目投資蹄疾步穩跑贏“上半場”2025-07-25
- 江蘇無錫:“含金量”“含新量”持續攀升,外貿交出半年度“韌性2025-07-25
- 江蘇揚州:瞄準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看傳統產業向“新”突圍2025-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