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關萬里行|保護創新兩手抓,江蘇助力《瑪納斯》唱出現代詩篇
【編者按】七十年歲月長河奔涌不息,七十年邊關熱土萬象更新。2025年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70周年。
江蘇作為援疆省份,受邀參與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烏恰縣段采訪,一起見證江蘇與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攜手共進的精彩篇章。
仲夏清早,由江蘇援疆支持建設的烏恰縣融媒體中心。二樓非遺工作室內,瑪納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江努日·圖日干巴依已帶著團隊在這里排練,他們通常盤腿坐在舞臺上,選定一個章節,隨后燈光一打,雄渾高亢的嗓音便會充斥整個排練室。“在烏恰,瑪納斯幾乎人人都能唱。我從9歲就開始唱《瑪納斯》,至今已有半個多世紀,現在還收徒40名,一起弘揚我們的傳統文化。”江努日·圖日干巴依說。
誕生于公元9—10世紀的《瑪納斯》是柯爾克孜族的英雄史詩,講述了英雄瑪納斯及其子孫的英雄事跡,體現了柯爾克孜族人民頑強不屈、團結一致、守邊護邊的愛國精神。柯爾克孜族人民熱愛和平,用口口相傳的方式把英雄的故事代代流傳下去。2006年,《瑪納斯》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瑪納斯》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基于《瑪納斯》“口傳心授”的傳統傳承方式,克州開始用文藝手段對其進行創新性改編,在《瑪納斯》演唱中融合了音樂、舞蹈,用音樂旋律和舞蹈動作加深觀眾對《瑪納斯》的認識。
為了保護與傳承英雄史詩《瑪納斯》這一珍貴的文化資源,江蘇援疆聚焦文化潤疆,從多維度大力支持《瑪納斯》保護、創新與發展,并讓《瑪納斯》以更新面貌登上更多舞臺,在全國乃至世界唱響英雄史詩的現代詩篇。
2023年,江蘇援疆投入資金對瑪納斯音視頻進行數字化保護,又專門辟出工作室供其日常排練。“在江蘇常州援疆支持下,我們的傳承人不但有了更好的傳習場所,工作組還為我們創造機會去北京參加‘中國非遺傳承人研修培訓計劃十年成果展’,在國家級平臺上展示《瑪納斯》的魅力。”烏恰縣文化體育廣電和旅游局局長喬布拉那衣·蘇來曼說。
2019年,中央歌劇院原創歌劇《瑪納斯》就作為中國優秀民間文化藝術參加了出訪吉爾吉斯斯坦文化交流演出。如今,在江蘇援疆支持下,克州同樣把《瑪納斯》唱出了新疆。2023年,江蘇援疆支持歌舞劇《瑪納斯》晉京展演,參加紫金文化藝術節和上海合作組織國家電視節,共巡演14場次,現場與線上觀眾超1億人次。不僅如此,歌舞團還前往江西、浙江等多個省份演出,內蒙古、黑龍江等多地都留下了《瑪納斯》的歌聲。
傳唱千年后,英雄史詩也在探索更年輕更酷的表達形式。2023年,江蘇省對口支援新疆克州前方指揮部圍繞“克州優秀地域文化如何更好走出去”考題,支持克州歌舞團著眼于順應市場化趨勢,立足長遠發展,吸收現代演藝方式,組建一支文藝演出輕騎兵、特種兵——“瑪納斯組合”搖滾電聲樂隊。
2024年10月1日,在江蘇省對口支援新疆克州前方指揮部和江蘇廣電總臺的支持幫助下,克州瑪納斯組合搖滾電聲樂隊跨越萬里亮相在江蘇南京舉辦的咪豆音樂節,這標志著克州實現了克州國有院團走向市場化商演“0”到“1”的突破。
音樂節當天,克州瑪納斯組合搖滾電聲樂隊身著富有民族特色的服飾,將庫姆孜、口弦、陶笛等傳統民族樂器與架子鼓、電吉他、電子琴等現代樂器巧妙融合,為觀眾帶來了一場傳統與現代交織的視聽盛宴。《瑪納斯》等四首作品通過音樂形式帶領觀眾暢想帕米爾高原,感受柯爾克孜族人民英勇無畏、頑強不屈的豪邁情懷和團結一致、守邊護邊的愛國精神。不少觀眾表示,自己深深被這種充滿民族特色和文化底蘊的音樂所打動,特別是了解到江蘇省對口支援新疆克州之后,開始著手將克州列入旅行計劃。
克州歌舞團黨支部書記楊花明表示:“克州瑪納斯組合搖滾電聲樂隊在咪豆音樂節的演出,對我們國有院團走向市場化商演是非常珍貴的一次嘗試,極大增強了信心。我們將不斷地探索更多的《瑪納斯》藝術表現形式,把《瑪納斯》唱向全世界,讓不同群體的人們、更多的觀眾愛上《瑪納斯》,展示我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江蘇援疆干部、克州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游局副局長卞大亮表示:“下一步,我們將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以傳播和弘揚克州優秀地域文化為己任,守正創新,結合當地傳統藝術表達形式進行搖滾電聲等多元潮流的作品創作,更好地服務于文化潤疆工作,深入探索市場化、商業化演藝路徑,助力克州文化和旅游品牌的顯示度和傳播力不斷提升。”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顏穎 文/攝
- 江蘇上半年新增貸款、社融規模增量全國第一2025-07-31
- 如何回應“援疆三問”?江蘇援疆人跨越山海用真情和實干作答2025-07-31
- 從“資源資金”到“賦能賦智”,江蘇援伊繪出“疆”來新圖景2025-07-31
- 江蘇南京:產業強市促升級 攻堅突破向未來2025-07-31
- 江蘇蘇州:非洲留學生:我要把蘇州經驗帶回家2025-07-31
- 連云港:從“一場球”到“多場球” 蘇超熱浪催生體育產業新機遇2025-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