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大梁 勇爭先——2025半年經濟觀察】民生向暖 信心更足
今年上半年,江蘇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5.2%,全省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下降0.5%,全省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為4.7%,從錢袋子到物價賬本,再到高質量就業,這些實實在在的民生改善,不僅提升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為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信心和持久動力。
眼下正值高校畢業生等群體就業的關鍵期。近日,揚州在東關街景區東門廣場組織“人才夜市”招聘活動,挖掘見習崗位,讓更多畢業生多渠道了解就業信息,也讓更多企業廣泛吸納人才。求職者:“在景區里招聘是一種非常新穎的形式,我們在逛街的同時,還可以找工作,也更符合我們年輕人當下的生活方式。”
入夏以來,在揚州人社部門的統一組織下,全市各個縣市區紛紛利用景區夜市和商圈設置招聘集市。截至目前,招聘集市已經為青年人才提供了6797個崗位需求,對登記求職的未就業畢業生提供了“1131”服務。揚州市廣陵區人社局副局長徐峰:“‘1131’服務是指至少一次政策推薦、一次的職業介紹、三次的崗位推薦和一次的技能培訓或者是就業見習機會,從而促進就業各項政策落地,優化我們的政策體系,加快構建‘15分鐘就業服務圈’。”
就業是民生之本。今年上半年,全省就業形勢總體平穩,城鎮新增就業71.2萬人,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59.3%。省人社廳就業促進處處長薛勇介紹,特別是如火如荼的蘇超賽事,不僅刺激了消費,拉動了內需,也拓展了崗位,帶動了就業,成為上半年新的就業增長點。下半年,江蘇將著力以新一輪政策舉措穩就業,以大規模職業技能提升培訓促就業,以全方位創業支持擴就業,高質量完成全年就業目標任務,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穩就業的目的在于穩收入。今年上半年,江蘇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0706元,增長5.2%,農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鎮,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降至1.98。工資性收入增長6.0%、經營凈收入增長5.6%,多元收入渠道拓寬民生獲得感。
物價水平關乎居民收入的“含金量”,直接影響著居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指數。今年上半年,江蘇“物價賬本”壓力減輕,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下降0.5%,鮮菜、雞蛋等鮮活農產品價格下行,交通通信價格降3.4%,雖鮮果、豬肉微漲,但整體物價水平溫和,生活成本總體可控。
江蘇省社會科學院社會政策所所長張春龍認為,2025年上半年,江蘇民生領域呈現“成本穩降、質量攀升”的良性態勢,通過穩固基礎供給、優化收入結構、平抑物價波動、協同產業與就業,既筑牢民生底線,又以發展質量提升拓寬民生增量,為經濟回升向好奠定堅實民生基礎。張春龍:“下一步,江蘇可以通過多種措施,例如穩定居民收入,落實對領取失業保險金且臨近退休人員的養老保險繳納政策;開展政府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拓寬就業渠道,可以在新興產業與基層崗位開發上發力,通過多種渠道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等,進一步促進居民增收。”
記者|江蘇廣電總臺荔枝新聞中心
彭迪帆
通訊員|揚州臺
編輯|江蘇廣電總臺荔枝新聞中心
郭晶晶
- 【我的蘇澳實習實踐vlog①】“00后”澳門青年對話百年前的“95后2025-07-29
- 【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江蘇:將作風建設成效切實轉化2025-07-29
- 如何助力民營企業大顯身手?《江蘇省民營經濟促進條例(草案)》2025-07-29
- 江蘇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開幕 信長星主持會議2025-07-29
- 江蘇省政府召開促投資工作專題會議 許昆林主持并講話2025-07-29
- 跟著“蘇超”去讀城|徐州揚州位列的“九州”,是否真實存在過?2025-07-29